现在的牛市,和10年前没两样:主力的套路换汤不换药。
看着科创50指数年内飙涨49%,半导体、AI算力龙头股价翻倍,不少散户却对着自己的账户欲哭无泪:“别人的牛市涨不停,我的股却像焊死在原地,这行情跟我到底有啥关系?”
炒股十几年,经历过几轮牛熊沉浮,我算是彻底看透了:现在的牛市和以前根本就是一个剧本,主力玩的全是老套路,散户手里没有的筹码拼命拉telegram中文版,你越不敢追它越涨,等你忍不住割肉调仓冲进去,刚好成了接盘侠 。
这轮“科技牛”的走势,和2015年的创业板行情简直复刻般相似。当年主力死拉创业板,把“互联网+”炒上天;如今换了个马甲,聚焦半导体、AI算力这些科技赛道,用“国产替代”“算力爆发”的故事轮番造势。
再看散户的操作,当年死守银行、地产等传统蓝筹,如今照样握着周期股、基建股不肯撒手。数据最扎心:三季度两融余额暴增6000亿,超60%的资金全往科技股里冲,社保、大基金这些“聪明钱”带头加仓;而散户扎堆的传统板块,哪怕政策暖风不断,股价依旧纹丝不动 。
主力的操盘逻辑,从来就没变过,第一步就是“捡散户不要的筹码”。这轮行情启动前,半导体板块因行业周期低迷了整整两年,股吧里全是“谁买谁套”“垃圾板块”的吐槽,散户持仓占比降到历史最低。
主力却趁机悄悄吸筹,等手里的筹码足够多,就开始通过对倒交易放大成交量,再联合券商研报、财经大V造势,把“半导体是国家战略”“算力需求爆发”的话题炒热,一步步把股价推上高位 。
最狠的是“逼空式拉升”,你越犹豫,它越涨得疯狂。身边股民老陈的经历,就是无数散户的缩影。他看着某AI算力龙头从20元涨到40元,总念叨“涨太高了,肯定要回调”,一直捂着手里的银行股观望。
结果主力连续拉出8根阳线,股价直奔60元,朋友圈、股吧里全是“一周赚50%”“踏空比被套还难受”的声音。老陈再也扛不住,凌晨两点割了银行股追进去,可刚买入股价就开始震荡回调,如今浮亏快20%,每天盯盘到深夜,拍着桌子骂自己“又被主力耍了” 。
这样的戏码,每轮牛市都在上演。2015年徐翔操盘文峰股份,把传统零售股包装成“A股版亚马逊”,连续拉涨停制造赚钱效应,等散户蜂拥跟风,就偷偷分批出货whatsapp登录,最后股价暴跌,套牢了一群追高的人。
现在的主力只是换了个题材whatsapp网页版,用“AI大模型商业化”“机器人量产元年”替代了当年的“互联网+”,本质上都是利用散户的贪婪和“害怕错过”的心理,反复收割 。
更讽刺的是,最新数据显示,这轮牛市散户盈利比例仅18.9%,亏损比例却超80%。为啥?因为散户平均持仓周期只有3个月,总在“看着别人涨—忍不住追高—被套割肉”的循环里打转。而主力恰恰靠这种“散户不买就拉,散户追了就砸”的操作,一次次赚得盆满钵满 。
其实牛市赚钱的关键,从不是猜主力会拉哪个板块,而是守住自己的节奏。与其盯着涨疯的热点焦虑,不如沉下心看看手里的股:有没有业绩支撑?估值是否合理?
主力能靠资金拉抬制造短期泡沫,但长期来看,真正的价值总会回归。记住:每轮牛市的剧本都大同小异,别让自己每次都活成被收割的配角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