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telegram中文版,网络侵权、泄露用户隐私、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等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各级网络部门受理举报数量约9652.1万件,较2022年同期增长12.2%。与此同时,人们对网络治理需求的多样化与主动化正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行业产品的发展进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683.6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增至884.4亿元,这标志着网络安全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01
防范意识较强
六成网民会定期更换密码
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对于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感知较高,48.4%的网民认为自身防范意识较强,53.8%的网民认为自己比较了解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六成网民会定期更换密码,50.5%的中国网民会对密码作区分,40.6%的中国网民会对每个账号与密码都作区分,近八成的网民以“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的方式设置密码。
从信息泄露情况来看,44.7%的网民表示遭遇过网络信息泄露,其中个人隐私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单位与经济能力的泄露情况较为严重;在遭遇泄露后,网民普遍倾向于从自主行为出发进行信息保护,如卸载相关软件,以减少在网上录入隐私信息与购买信息保险等。
调查显示,44.7%的网民遭遇过网络信息泄露,其中个人隐私信息(62.2%)、个人基本信息(49.1%)、工作单位与经济能力(43.3%)、购房购车信息(43.1%)的泄露情况较为严重。
网络支付是遭遇风险的主要场景之一。据调查,不存在风险性网络支付行为的网民占比仅为19.8%。在进行网络支付时,52.0%的网民使用无密码WiFi,35.4%的网民支付后没消除网页痕迹,30.0%的网民透露支付验证码。
02
遭遇信息泄露
近半网民选择直接卸载软件
互联网海量信息下,信息泄露源头往往难以知晓,因此网民普遍倾向于从自主行为出发进行信息保护。在遭遇信息泄露的情况下,有46.4%的网民会选择卸载相关软件,45.3%的网民会选择尽量避免在网上录入隐私信息,35.6%的网民会购买信息保险。
实际上,在近年的反诈宣传下,大部分网民反诈意识增强不少,但在提高保留证据与积极举报方面有待加强。数据显示whatsapp网页版登录,七成网民遭遇过网络诈骗,其中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占比为28.9%,遭遇诈骗后,近六成网民选择到网络平台留言报警;网民不报警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证据(49.0%)和损失较少(39.0%)。
超半数网民选择到安全可靠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仍有23.5%的网民会通过链接下载软件,其中6.3%的网民表示会通过他人分享的链接下载。在下载软件后,33.6%的网民表示在启动新软件时不开启权限则无法使用软件,因此被迫同意相关权限。分析师认为,网民通过链接下载软件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权限开启方面,随着《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的出台,不开启权限无法使用软件的不合理现象将进一步减少。
与此同时,尽管网民对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关注度普遍较高,然而受到的网络安全相关培训较少,网络安全培训产业仍呈现供需不平衡情况,发展潜力较大。数据显示,超九成网民会关注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其中40.4%会持续关注网络安全重大事件,表示不关注的仅有1.0%。在网络安全相关培训方面,50.8%的网民表示受过的专业培训较少,38.7%的网民表示并未受过培训,主要靠自学。
03
中国网络安全企业超6万家
将步入稳健增长期
随着国家网信办工作持续发力,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网络安全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宝贵机遇,也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政策环境,国内网络安全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为60838家。其中,2017-2019年期间,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whatsapp官网,2018年同比增长89.4%,2020年后增速大幅放缓。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竞争格局逐渐稳定,头部优势企业逐渐奠定自身优势地位,对于新成立的网络安全企业来说,此时入局将面临较高的行业门槛和运营成本,可供争夺的市场份额也较少。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4家网络安全头部企业的市占率之和已超过市场总额的四分之一,奇安信、启明星辰、深信服和天融信四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均达到或超过5%,其中奇安信一家就达到9.5%。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单笔融资额达到亿元以上的融资有13起,千万级的有47起,千万级以上融资事件数量占全年融资事件数量为48.4%。投融资企业数量的高点为2016年(807家),此后大幅下降。
分析师认为,目前投资机构对于网络安全项目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尤其是成长期和中后期项目受影响较大,早期项目获投数量增长较快。随着注册制改革加速及北交所开市,网络安全投资退出通道进一步丰富,预计将对网络安全投资产生正向激励。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网络安全行业迅速扩张的黄金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将步入稳健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时期。
04
安全需求不断升级
网络安全客户超15万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