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虚拟宇宙的新途径
斯蒂夫·洛尔(韦乔钟 编译)
斯蒂夫·洛尔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天空也许会成为我们旅行的新前沿,然而,有些地方即使最阔气的太空观光客也会望而兴叹,比如蟹状星云、猎户座平行四边形星群,或者远在7500光年外、质量为太阳100倍的船底座伊塔星。
但是,现在我们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在无数这类星空胜地里览胜探幽,恒星、星座和太空尘埃在屏幕上一览无余、纤毫毕现。这个“全球望远镜计划”(WorldWide Telescope)是微软公司研究者多年努力的成果,相关的可免费下载软件和网站www.WorldWideTelescope.org已于今年5月11日启用。
微软的这个项目在众多的在线天文网站中脱颖而出,把从太空望远镜采集而来的巨量数据用三维形式加以再现,其网站导航之顺畅、视觉表现效果之佳,直逼专家亲自导游的真实航行whatsapp web,这一点连天文学家都大加赞赏,认为它树立了该领域的新典范。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天文学与物理学教授亚历山大·萨雷(Alexander Szalay)说:“虚拟宇宙探索就像一个顶尖电脑游戏,流畅而完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但又没有以牺牲科学性为代价,体验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全球望远镜计划”(WorldWide Telescope)跨越了天文学、教育和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教育者希望该计划能以其丰富的静态、动态画面和自我导航设计来把酷爱电脑游戏的青少年吸引到天文学乃至整个科学当中。而天文学家说,该计划也会在科学发现方面具备价值,尤其是它正在由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开发的一个专业版本。
像许多其他科学领域一样,天文学也正在进行数字化telegram中文版,近年来这方面的数据非常丰富,成为数据挖掘、可视化和研究尖端电脑技术的一个理想的试验场。
这样一来,谷歌这个大公司也雄心勃勃地参与在线天文服务就不足为奇了。去年8月,这个网络搜索巨头把首批天文数据放置到“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
“谷歌天空”(Google Sky)体现了向天文的转变whatsapp官网,人们不再局限于低头观察地球,而是向外张望星空。两个月前,谷歌推出“谷歌天空”的一个网络版本,将太空图景放到它的可搜索地图服务上。
微软和谷歌本是网络搜索和软件领域商业混战里互不相让的竞争敌手,但却在在线天文学上惺惺相惜,声称他们只在科学发现和公共教育上面是对手,并且不打算在天文网站上进行广告销售。
对于这两家企业在这方面的兴趣和投资,科学界和教育界大加赞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下的赛博基础设施办公室(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fice of Cyberinfrastructure)致力于学习和研究中的新科技应用,它的主任丹尼尔·艾金斯(Daniel Atkins)称赞说:“微软和谷歌参与进来,推动这些强有力的科教工具向前发展,实属鼓舞人心。”
也许谷歌和微软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空间大战”,但他们各自的主张还是反映了两者的不同文化理念。“全球望远镜”是微软的一个研究部门周详规划和长期开发的产物,它的画面更为丰富,开发出的特殊软件所展现的球形空间物体较少出现两极变形。“全球望远镜”需要下载一个大型软件,而且该软件只能在微软的视窗系统上运行。
本文导航:
·探索虚拟宇宙的新途径
·探索虚拟宇宙的新途径(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