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已进入数据驱动的深度运营时代
这是一套可落地的数据应用方案
“大秦笔记”秦智勇
景区及文旅项目的精准营销和体验优化,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由数据驱动的深度运营时代。下面,“大秦笔记”将从游前获客与游中运营两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与技术,为你梳理出一套可落地的数据应用方案。
文旅项目数据
获取与科技应用全景图
文旅项目和景区可以通过多种科技手段获取游客数据,以助力获客营销及现场消费体验的优化,以下是具体情况:
线上获客阶段的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方法: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OTA平台、社交媒体等外部数据,同时在景区官网和自有APP上设置数据埋点,收集用户行为数据。
获取的数据类型及作用:包括用户的基础属性数据,如性别、年龄、地区、职业等,有助于精准定位目标客群;行为轨迹数据,如浏览页面、收藏、下单、退订等whatsapp网页版,可分析用户的兴趣偏好和购买意向,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反馈评价数据,如星级评价、文字评论等,能帮助景区了解自身服务的优缺点,及时改进。
游前线上获客:从“广撒网”到“精准触达”
在游客到来之前,智慧营销的核心在于理解潜在客群的兴趣与需求,从而实现精准触达,降低获客成本。
1. 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抢占AI决策新入口
随着用户习惯向AI提问(如使用DeepSeek、Kimi等),GEO技术应运而生。其目标是让品牌信息成为AI回答中的首选推荐。
⑴实战案例:
一家少儿编程教育公司通过GEO优化whatsapp网页版,两个月内将在AI平台的推荐ROI(投资回报率)稳定在10以上,获客成本从300元降至70元。
某教培管理系统客户针对行业相关问题进行优化,两周后在多个主流AI平台的搜索结果中排名第一,其销售人员在首次接触客户时,现场演示AI搜索推荐结果,大幅提升了签单信任度和成功率。
⑵获取数据与决策支持:
数据:用户在AI平台提问的行业相关高频问题、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与趋势。
决策:优化官方内容,使其更符合自然语言描述(而非堆砌关键词),针对性地创作解答这些问题的文章或视频,从而在AI推荐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效吸引主动寻找相关解决方案的高意向用户。
2. 社交媒体与OTA平台情绪分析
通过分析用户在抖音、小红书、OTA等平台上的评论、分享内容,可以洞察真实需求和情感倾向。
⑴实战案例:
杭州西湖通过分析社交媒体评论的情绪倾向,优化了营销话术和优惠券设计,使得优惠券核销率提升了28%。
乌镇戏剧节通过分析往届游客在社交平台讨论的剧目偏好,提前3个月向目标客群定向推送主题酒店套餐,预售转化率提升了35%。
⑵获取数据与决策支持:
数据:游客评价中的高频词、情感极性(正面/负面)、对景区具体项目/服务的提及率。
决策:用于发现服务短板以进行优化;识别最受喜爱的核心吸引物,作为营销推广的焦点;根据用户情感共鸣点,优化广告创意和内容策略。
️ 游中体验优化:从“一刀切”到“个性化”
当游客抵达后,重点是通过对其行为的实时感知,优化体验、提升消费。游客到景区后的体验与消费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科技手段:采用“UWB+蓝牙信标+惯性导航”多源融合定位方案,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实时追踪游客移动路径;利用AR技术,通过游客的AR打卡、虚拟试穿等交互行为,收集相关数据;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分析游客的情绪指数。
获取的数据类型及作用:时空轨迹数据,如移动速度、停留点、路径选择等,有助于优化景区动线设计和资源调配;AR交互数据,如虚拟拍照、AR游戏完成度等,可识别游客兴趣偏好,为精准营销提供依据;消费行为数据,如商店停留时长、商品点击率等,能帮助景区调整商品品类和布局,提升二次消费转化率。
具体如下:
1. Wi-Fi探针与物联网设备:绘制游客动线
在景区部署Wi-Fi探针、蓝牙信标等物联网设备,可以匿名化地追踪游客在景区内的移动轨迹。
⑴实战案例:
黄山风景区通过闸机系统和Wi-Fi探针实时采集游客动线数据,日均处理数据量达15TB。这些数据帮助景区实现动态调度,例如,基于AI算法的分时定价系统使索道在平峰期的上座率提升了40%,年增收超1200万元。
乌镇景区则利用蓝牙信标收集的游客停留时长数据,帮助商户优化商品陈列,使文创产品销售额提升27%。
⑵获取数据与决策支持:
数据:游客在主要景点、商铺、休息区的停留时长、热门路径、实时区域密度、平均游览时长。
决策:用于优化游览路线设计、疏导拥堵、调整商业业态布局(如在停留时间长的区域增设消费点)、实施分时定价以平衡客流。
2. 智能POS与支付数据:洞察消费偏好
整合景区内餐饮、零售、娱乐等各业态的消费数据,是理解游客消费行为的金矿。
⑴实战案例:
河南万岁山武侠城对商户实施统一管理,确保商品物价与市区持平(如矿泉水2元),建立了宝贵的物价信任。同时,通过消费数据分析,其二次消费收入占比已达到4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省下门票钱的游客更愿意在餐饮和租赁汉服等体验上消费。
美团文旅为成都宽窄巷子搭建的智慧商街系统,接入200多家商户收银数据,通过分析消费偏好,按不同比例(如餐饮1.2%,文创3%)进行分润,年收益达1.2亿元。
⑵获取数据与决策支持:
数据:各业态销售额、销量、客单价、消费人次、热门商品/服务组合、消费时间段。
决策:用于调整商品结构、优化定价策略、设计跨业态联动套餐(如酒店+景区体验)、评估商户经营效益并提供指导。
以下表格总结了关键科技手段及其对应的数据价值与提升效果:
相关投入产出比及效果对比:
获客技术前后对比:长隆海洋王国通过DMP平台识别亲子客群,精准推送科普研学产品,暑期营收增长38%。
调整经营策略前后收入对比:黄山风景区通过智慧导览系统,实现客流量管理效率提升40%,二次消费转化率提高35%;雨天通过动态定价策略whatsapp网页版登录,调整AR导览套餐价格,使雨天营收逆势增长23%。
️ 数字化转型的
短板与注意事项
虽然方向明确,但许多景区在数字化转型路上仍需补足以下短板并关注潜在风险:
1. 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全域融合:许多景区的线上票务、线下闸机、商户POS系统等数据彼此独立。当务之急是像海鳗云这样的平台一样,构建一个能打通OTA、社交媒体、支付系统、物联网设备等多源数据的中台,形成统一的游客全景视图。
2. 避免“技术堆砌”与“文化空心化”:文旅创新的关键在“融”字。技术是壳,文化内容才是核。要警惕为了科技而科技,导致项目缺乏灵魂。应学习河南万岁山武侠城的做法,将高科技互动(如AR寻宝)与深厚的本土文化IP(如武侠、水浒) 深度融合,创造独特体验。
3. 重视数据隐私与合规安全:在收集和使用游客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匿名化处理个人敏感信息、获取用户授权、并通过如ISO 27701等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是数据资产化运营的前提。建立透明的数据使用政策,才能赢得游客的信任。
4. 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的思维革命:成功案例表明,核心在于通过平价策略(如龙潭大峡谷1元冰棍)建立信任、吸引客流,再通过高密度的特色内容(如万岁山日均近1000场演出)和优质服务延长停留时间、提升二次消费。决策者需要下定决心,将营收重心从门票和商品溢价转向整体体验价值的提升。
总结与核心建议
总而言之,文旅项目的数字化升级,是一个以数据为燃料、以技术为引擎、以文化和体验为方向的系统工程。
游前获客的关键在于顺应AI决策趋势(GEO) 并深度洞察用户情感(情绪分析),实现精准且能引发共鸣的触达。
游中运营的核心在于实时感知游客行为(物联网、消费数据),并据此灵活优化业态、动线和服务,创造个性化、高价值的体验。
最终的胜利将属于那些能够用技术打通“线上获客-现场体验-分享传播-再次到访”全链路,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守文化内核与游客信任的文旅项目。
大秦笔记2025年9月27日于长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